互动课堂
抗生素耐药是如何产生的?
来源 :广东医保药业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: 2022-07-19 11:23:06
抗生素是一种能破坏细菌生长繁殖、甚至是能直接杀灭细菌的化学物质。青霉素是第一个用于临床抗生素,是由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·弗莱明于1928年发现的。青霉素是由霉斑中的真菌生成的,可以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。然而在它上市后2到3年,就出现了其耐药的细菌。后继陆续上市其它抗生素,也都存在耐药菌很快出现的情况。这看起来细菌似乎通过某种方法“学会”了还击人类,但实际上细菌耐药性是不可避免的,应该是正常的细菌进化结果。
每一个细菌每一次繁殖,都要复制自己的全套DNA,然后分裂成两个细菌细胞,这一过程不是完全精确复制的。复制过程中会存在偏差,意味着在数量巨大的细菌群体中,每个连续世代的DNA中存在很多的“错误”,这就是基因突变,这些突变的基因有可能是耐药基因。细菌可通过不同途径“分享”遗传物质,使耐药性基因迅速扩散。由于突变体数量庞大,随着一代代的变化积累,其中小部分的细菌会偶具有对某一抗生素的抗性;当然一定还有的突变细菌,巧妙地改变了其作为抗生素靶标的某种关键分子的结构,可致使抗生素失效;有的细菌则开始生成某种破坏抗生素效力的化学物质。以青霉素为例,很多细菌进化出具有合成β-内酰胺酶的能力,这种物质有能中和青霉素的效力。一旦耐药性基因出现,它很快就能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其他种类的细菌中。微生物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过程自然地交换遗传物质,这一过程既不用近距离接触,也不用在两者间构建桥梁。这有助于细菌重组DNA和“分享”有用的基因,但这也常常造成耐药基因从无害的细菌转移至更致命的细菌中。
【示意图】